
人形机器人设计与开发微专业招生介绍
一、微专业定位
人形机器人设计与开发微专业依托智能制造学院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面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及技术前沿,旨在拓展机械、控制、材料学科相关专业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科学研究工作,满足社会对具身智能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培养面向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开发、科学研究工作的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人才,满足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为二年级至三年级本科生,不限学科专业,但倾向于机械学科、自动化学科、计算机学科的具有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工电子和计算机编程基础。开课/结课学期分别为第三/第六学期。
四、培养内容
微专业围绕人形机器人领域所涉运动关节组件、机器人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与产业合作单位共建相关课程,并设置人形机器人的项目实践课程,体现学科交叉、科教结合、产教融合与实践性特征。
五、培养方法
采取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按照机械结构设计、控制技术、AI应用的课程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第六学期人形机器人应用实践(比赛)课程中,用比赛形式完成人形机器人功能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学制与学分
学制2年,总学分10分。
七、招生人数
每年招生人数上限为30人(若报名人数低于20人,将暂缓开班)。
八、上课地点
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
九、课程设置
十、联系方式
智能制造学院田老师,联系电话0510-85197829,邮箱:im-eao@jiangnan.edu.cn
十一、微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1)跨学科融合。本微专业融合了机械、控制、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按照机械结构设计、控制技术、AI应用的课程主线,形成了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2)科教结合。聚焦仿生机械设计、实时控制系统等前沿领域和前沿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趋势。
(3)实践导向。人形机器人入门、人形机器人应用实践、人形机器人关节组件设计等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产教融合。深度对接产业需要,邀请行业领域专家结合应用实际讲授课程,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欢迎广大同学报考!
智能制造学院
2025年5月21日